从2005年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每年调整一次已经成了惯例。按照2023年的国家财政预算草案明确的信息,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提高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经历了这19年的连续增长,养老金水平涨了多少倍呢?
2005年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建立。
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不仅制定了养老金计算的新办法,而且明确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养老金的调整主要是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进行的,最初是要求调整幅度为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
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这是第一次养老金调整通知的发布,明确了2005至2007年三年的养老金调整要求。养老金调整开始的时间都是从每年的7月1日开始,调整的比例是按照当地职工工资增长率的60%、100%和70%确定。这种确定方案,由于各个地方的工资增长率并不一致,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增长率越快,确实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平衡。
2008年开始,国家统一确定养老金调整是以全国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为基础,每年的调整幅度确定为10%,这一调整幅度一直持续到2015年。
2015年以后,由于国家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调整实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调整。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转为高质量发展,再加上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提高不少,调整比例确定为6.5%。
2017年,养老金调整的整体水平再次确定为5.5%。2018至2020年,养老金调整的整体水平为5%。2021年,养老金调整的水平为4.5%。2022年再次降为了4%。
今年,由于上年度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仅增长4.9%,再加上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的压力,预计养老金增长幅度很难超过去年(去年工资增长率达到了9.6%)。
人均养老金水平究竟是多少呢?
根据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2005年养老金调整以前,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只有714元。2005年上涨为883元,随后几年养老金快速增长。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为1686元。2021年,按照人社部统计的数据,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了2987元。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上涨并不是简单的乘以上年度调整的平均比例。每一年,我国的退休人员数量都会快速增长。2021年,离退休人员总数比上年度增加了395万人。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是计算确定的,而不是增长。
养老金调整的方式总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养老金水平越低的人群,养老金增长的比例会越高。比如说2020年养老金增长5%,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增长5.5%,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值增长4%。
总体来看,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由714元上涨到现在的3100元左右,增长了三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