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曾经呼吁建立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落地实施!
“过去5年,我提的议案、建议主要围绕本职工作展开,很高兴看到相当一部分意见建议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说,今年她仍将聚焦保险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经济民生中的作用,推动与民生保障相关的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加快发展,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努力。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还有空间
养老一直是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过去5年,周燕芳提交的多份建议都与养老有关。她说,养老保险体系本应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金。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基本养老保险“一家独大”,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缓慢,社保金面临很大压力。2021年,周燕芳就提交了一份代表建议,希望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养老保险的需求。这份建议受到银保监会、财政部、人社部等多部委的重视,由银保监会牵头,多次与周燕芳沟通办理情况。2022年11月中旬,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36城试点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说明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早在十多年前,周燕芳就参与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调研论证过程,对个人养老金制度有较深了解。在她看来,目前落地的政策在税收上的优惠力度还不够,不足以撬动更多人购买,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除了关注养老,周燕芳在长期的工作和调研中发现,很多病人在出院后想要恢复正常生活能力,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康复训练,但是当前我国用于康复的床位、专业人才都严重不足。公立医院收治病人的压力很大,而康复恰恰需要长时间占用床位。“如果不重视术后康复,很多病人就会落下病根,需要长期治疗,造成更大经济压力。”周燕芳想在今年会上提交建议:健康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应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对康复医院建设、康复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认真调研了解当下年轻人现状
“5年前,我刚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有位老代表和我说,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周燕芳说,5年履职期间,她去了全国很多地方调研,接触了很多此前从未了解的领域,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触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有责任为更多普通人发声。“我在职场中看到不少男性和女性管理者会歧视女性应聘者、苛求养育孩子的女职工提高工作强度,看到没有收入来源的全职妈妈全年无休为家庭付出却得不到社会、家庭对其价值的认同。我也担心生育这件事变得只与女性相关。” 2022年全国两会上,周燕芳说了这样一段话。她还提交了一份代表建议,呼吁全社会共同构建促进生育的支持计划,建立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合理分担机制,全方位支持保障女性权益。建议源于一次调研。2021年6月,周燕芳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3天时间先后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张江科学城、杨浦区妇儿之家以及浦东张江镇新丰村等地,听取大学生、科学家、企业家、普通白领、农村居民等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女性对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意见。这次调研,让她详细了解了不同背景女性的真实需求。“这几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到分公司出差,都会和一线业务员聊聊天。”周燕芳说,很多业务员是年轻人,听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当下年轻人的现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代表建议。稿件来源:解放日报上观号作者:上海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