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白岩松是著名主持人,他通常以犀利的提问著称。
他的问题通常一针见血,直击问题本质,从不含含糊糊。
白岩松在多个关键问题上的讨论充当主持人,和嘉宾对话。
他的提问大多能代表老百姓的心声,因此他所提的问题备受老百姓的瞩目。
有次白岩松将关注的话题转移到了农村的养老金制度上。
和他参与对话的是北京大学的一位社会学系教授。
白岩松提问道,现在农村也有养老金制度,但只有100元,如何能够补齐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这种差距?
这个问题令北京大学的这位教授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这个看法听起来有点惊人,因为城乡之间的养老金钱数差距委实有点大。
教授称,通过他们的研究发现,城乡之间养老金的差距是22倍,也就是城市市民的养老金远远高于农村的农民的养老金。
农村中的老年人,每个月只能拿到100多块钱,100多块钱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杯水车薪。
这么算下来,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个月平均高达两千多元。
平时农村中的老年人几乎不花钱。
在吃方面几乎花不到钱。他们有自己的粮食,平时也会种菜,肉也不舍得买。
在穿方面,他们也不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服。一件衣服洗来洗去,能穿几十年。
这样看来似乎每月100元还可以剩余,但大家不要忘了,老年人容易生病,如果一旦得病,那这100多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名副其实的杯水车薪了。
因此,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关乎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和质量。
我们国家向来倡导共同富裕,努力使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
况且国家提倡乡村振兴,努力在发展乡村,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果实。
那如今当务之急就需要提高农民的养老金钱数,才能让农村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
农民是我们国家得以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平地起,靠农民工一砖一瓦的汗水积累起来。
城市中的各种现代化交通设备,比如地铁和柏油路等,都少不了农民工的切身参与。
他们用自己的力气将一座座城市建设起来。
每到收获季节,他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顶着大太阳也要收割庄稼。
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也能将粮食哺育更多城市中不种地的市民,让所有人都能温饱无忧,不缺面粉和大米。
我们需要对农民进行感恩,这个时代的美好和繁华,他们功不可没。
如今,很多人把目光放在高精尖科技上。很多人在歌颂科学家,在想着怎么让更多的科研人才发光发热,如何提高科研人才的待遇。
我们也应该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农民身上。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知识,不能攻克高精尖难题,但没有他们的支撑和付出,许多的事情无法落地,他们是所有产品的基石。
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应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回馈,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已足够使他们可以安享晚年,在年老时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
农民伯伯的晚年养老,要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