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局出现“怪现象”,大量的人退保,专家终于发声
先一步考虑未来,以减后患之忧是中国人的自古而来的传统。而在当代社会,社保则成为了保障未来必不可少的一步。作为最基本的保障,社保的缴纳和相关政策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一般情况下,只要可以,大家都极积极地缴纳社保,为自己未来生活加一层保障。
然而,最近在社保局,却可以见到一种怪现象:进入社保局的人流中不再是要去缴纳社保的人,而是要退保的人。对此,许多专家纷纷发表言论,表示劝告和挽救。退保大潮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专家发声后,情况有得到改变吗?让我们一探究竟。一、我国社保政策社保,全称社会保险。是为由于不可控因素造成损失的人提供补偿或收入的一种制度。社保涉及的领域很多,包括养老保障、失业兜底、工伤处理、医疗扶助等多个方面。本文提到的退保风潮主要是对于养老保险。
根据我国的社保缴纳政策,需要缴纳社保的时间期限为15年,即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缴纳社保年数达到15年,就有在每月收到基本保障资金的资格。但是,领取这份钱有一个硬性条件限制:退休后。而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需要达到65岁,女性需要达到55岁。目前,社保缴纳方式根据缴纳人员类型分类,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针对自由从业人员,由于没有单位归属,他们只能自行缴纳全部费用;第二种,针对企业的在职人员,他们的社保缴纳金分为两部分,他们自己自然需要承担一部分,但是金额占比较小,大部分则由单位承担。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养老保险交得多,最后领得也多。简而言之,都是为了日后的自己提供保障,大家也都乐意交这个钱。可以说,我国社保政策是相当优惠的,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为什么大家又开始选择放弃这样的福利,纷纷退保呢?二、退保背后的秘密根据上面的基本介绍,可以知道退休是社保正式生效的开始,而引发退保热潮的关键也就在此。根据目前的相关报告和政策,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实情,中国民众的退休年龄将会不断提高,而之前限定的15年缴纳期也有可能要延长至20年左右。这就与人们最初交保时的心理预期产生了落差。
虽然目前还是一个趋势,或者说是预测,但是如果上述变动成为现实,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可谓一大波冲击。相对而言,有单位兜底的从业人员受到干扰相对较小,而需要自行全额缴纳社保的自由职业者则无疑瞬间压力剧增。交的时间长,拿的时间晚,再加上日常收入本来就不够稳定,于是许多自由从业人员表示“承受不住”,奔向社保局办理退保。三、专家有话说针对现阶段退保风潮,财政经济专家徐云波表示,现在社会压力大,就业大环境比较恶劣,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本来负担就很重。这些中青年要供养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身后无数的中国家庭。老人需要供养,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他们中还有很多已经背上了“车奴”、“房奴”的名号,要是社保的缴纳年限再拉长,无疑又是一记重击。
社保的初衷是造福大众,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生活。要是延长缴纳期让人们难以承受,不仅与社保设置的初心背道而驰,还会造成全社会范围内的不良影响。一旦社保成为一种负担,人们自然会选择舍弃。拉长的时间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和更多的风险,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大家更乐意将钱用在当下。所以,出于多方面综合考虑,专家们大多表示不可以增加社保缴纳金额和延长社保缴纳时间。而这样的提议也受到大众了的支持和叫好。
总结:一些有关部门的风吹草动,让百姓感知到了延长社保缴纳期的动静,以至于大量退保人员纷纷涌入社保局的大门。一方面,表现了大众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阶段中国人民较大的生活压力。专家的发声,主要也是基于现实状况,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家国社会的安定考虑。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以保障老百姓根本利益为己任,听得是百姓的声音,办得是让百姓满意的实事。若是大部分人对政策提出意见,国家一定会结合民众的反映对政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相信在慎重和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后,我们能够出台更加完满的社保政策,让“怪现象”成为历史。